考研,是一场找寻自我与努力拼搏交织的旅程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学硕第一名经验分享

        在这里我将这篇汗水与泪水、痛苦与喜悦交织的考研经验帖写给未谋面的准备考研的你们和曾经的自己。说实话,当得知自己以初试复试双第一、总成绩第一的成绩被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录取的时刻,我的高兴可能也就存在了两分钟。这不是矫情也不是失望,而是在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的我真的成熟了。

        现在回忆起来,大学四年我最懊恼的事可能就是我陷入了一段长长长长的迷茫期,并且一度失去了我自己,成为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我经常感觉在那段时期,确实糟糕透了,我放弃努力而又不敢面对失败。我否定自己,甚至感觉周围的人也都看不起我,但事实上就是这样当你什么都不好的时候别人确实都会看不起你,尽管他们不说。有两年甚至三年的时间,我都被迷茫、痛苦甚至绝望紧紧包围,我给自己和外界设了一层屏障,拒绝一切,并且在那段时间还长胖了,以至于现在还没瘦下去,想想更难过了。当然不会一直是这样的,不然我现在只能跟你们发发失败者的牢骚了。不过我也是有一段奇遇的,话说有一天我梦见了如来佛祖,告诉我不能这样颓废下去,他给我创造了一个机会找回自己,梦醒来我就大彻大悟了。你们不会真相信了吧,当然是我胡诌的,嘻嘻,但做梦是假的,醒悟是真的啦。其实对于所有的大学生来说大三可能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因为我们必须从大一大二的懵懂中赶快脱离出来,必须要开始思考未来的方向。我们到底是考研还是就业呢,这是非常艰难的选择,而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更是难上加难。还记得那段时间打电话跟好朋友哭,在老师办公室哭甚至因为压力过大引起身体不适还去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咨询(我坐电梯的时候喘不过来气,感觉自己可能要死的感觉,无数次不得不从电梯上下来去爬楼梯,但我住17楼啊,呜呜)。现在想想那段日子真难,还好熬过去了,感激当时不嫌弃我的老师和朋友们,永远爱你们。当然,最最要感谢的还是不抛弃不放弃坚持考研的自己。考研于我而言,意义重大,因为我的考研真的就是一场找寻自我与努力拼搏交织的旅程。

        其实,我现在也这样认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尤其是像我这样的没背景而又想有所改变的普通人来说,考研是除了高考之外的第二次选择重新洗牌和证明自己的机会。真的,当你经历越来越多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哪有什么绝对公平,高考和考研已经是能最大程度上保证我们这些普通人能够翻身的相对最公平的机会了。我知道高考对于我们而言已经是过去式,但是如何把握考研则是处在人生岔路口的我们需要深思熟虑的。当然我要说明,我并不认为考验和找工作孰优孰劣,在我看来只是不同的选择罢了,重要的是选择之后都能够一直坚持。而对于我自己来说,考研是基于我自己的处境目前来说最好的一个选择,而正好尽管家境不富裕,但父母还是尊重了我的选择。我本科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我考研的目标最终依旧选择了本校本专业(东北师范大学和教育学原理在全国都是排的上名的,尤其在师范学校中还是前三名)。不为别的,只是我觉得这是最适合我的,是我生活了四年的地方,这里有我熟悉的风景,熟悉的老师和同学,我还不舍离开,我愿意为之努力。就这样,漫漫考研路从我下定决心考研的那一天就开始了,而在整个考研的过程中我从来没有动摇过,因为我觉得我应该为自己破釜沉舟一次。而我要告诫大家的是,考研最忌三心二意,因为人的精力本来就是有限的,一边找工作,一边考研会让你疲于应付。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你最后什么也得不到。除非你是绝顶聪明,运气又极好,反正我不是这样的人,所以我只能考研就是考研,定准一个目标,坚定地走下去。其实不管承不承认,我们大多数人真的只是普通人而已。

        我在大三上的时候思考自己是否考研,在大三下的时候便开始着手准备考研的相关事宜。我咨询老师、询问学长姐、买资料等等都是从这学期开始,甚至我会特意去看一些考研的经验帖之类的,为的就是做好充足准备。我要跟大家说的是考教育学专业可能相对考数学、经济专业来说简单一点,主要就是因为不考数学。但是不要这样就觉得自己一定能考上,我要给大家提个醒,正因为教育学这个特点,所以很多人抱有这种心态都来考教育学,因此考的人数正好弥补了这一点。若你想要在千军万马杀出重围,不踏实努力复习基本是不可能的,何况你踏实努力结果都是未知的。东师的教育学原理主要考三门,英语、政治和专业课。我觉得考研就是一个不断试误的过程,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别人成功的经验不可复制,但是却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当然,我自己在准备考试的时候也走了一些弯路,但更多的是找到适合的方法。我的经验也仅供大家参考。

        先从英语说起。

        考研英语很难,真的很难,尤其对于我们这种非英语专业的、又没什么英语底子的人来说。但庆幸的一点是不考听力,不然我可能现在就在某个犄角旮旯抱头痛哭呢。以我问过的学长姐和刷过的经验帖,英语最最最重要的就是刷真题,而真题中难度最大、占比最大的就是阅读,所以要对阅读引起足够的重视,但这不代表别的就不重要了,要想考上,哪个题都不能放弃。从九几年到目前为止的真题至少刷三遍,这绝对是一条真理,对于我这个英语渣渣,刷了三遍真题之后英语最后竟然有了68分,实在是超出我的预料啊。当然我要跟大家说的刷三遍可不只是表面上做三遍题这么简单的,做题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整理的过程,我会把自己不会的单词词组包括不会翻译的句子在真题上标一遍,然后再抄在笔记本上进行整理,一定保证全篇都能翻译。现在看到那些花花绿绿的英语真题,我都还有一点小自豪,都是我努力的见证啊。英语复习时间我建议如果从大三下学期初开始的比较早就每天下午刷一篇阅读加整理,如果从暑假开始相对晚一点的话就每天下午刷两篇加整理。不要怀疑,在你前期开始整理的话就真的有可能一下午一篇或两篇阅读。英语考研英语初试是在下午,所以我把英语时间安排在下午。那英语作文可以在前期(11月份之前)一周背一篇和写一篇,后期冲刺的时候(11.12月份)真题刷完刷透就可以主攻作文和其他题型,比如完形和翻译。英语参考资料我是买了张剑的黄皮书(内含真题和解析)还有两套不带解析的真题。至于预测题,仁者见仁,时间充足可以看,但不要把它当成真题做。最重要的千万留一两套最近的真题考前两三周用来练手感,不然相隔时间太长,你本来对真题的熟悉感又会生疏了。  

        再谈政治

        我是文科生,高中班主任又是政治老师,所以底子还算不错,所以政治对于我来说也算还好吧。我的政治全程紧跟肖秀荣肖大大的脚步,肖大大在考研政治界我觉得可以封神了。而且肖大大还是一个爱说重点的可爱的小老头,只有极其重要的政治热点出现,肖大大才会现身,当然,肖大大在微信微博也会讲一些复习方法,有时会有专门的答疑,所以这一波肖大大关注走起来(我发誓肖大大没给我广告费)。个人认为政治暑假开始看完全是来的及的,暑假的时候把肖大大的精讲精练能看一到两遍,把1000题刷到3遍,把不会的点多记几遍,基础知识的底子就差不多了。因为肖大大在每个时间段会出不同的书,我建议一定在下一本书出版之前把之前的书看完或者把题做完。最后的一个月肖大大会出版肖四肖八,这两套卷子不要含糊要背熟,你最后卷子的大题的如果没话写就靠你最后背的肖四肖八的大题了。如果实在觉得自己政治很差然后又看不下去可以报个肖大大的网课学校里的考研班,不过这个得根据个人经济情况和现实需要来定了。还有还有重点来了,我还是感觉政治的真题也同样重要,所以千万不要忽略政治真题。我政治真题大概刷了4、5遍,当你做了真题时,你会发现,真题的感觉是和辅导机构出的题感觉不一样也包括肖大大,尤其是选择题,我今年考场上做到选择题就发现果然真题还是真题的感觉。但两者不冲突,肖大大是给你打基础筑堡垒的,而真题是带你冲刺的,一定要好好珍惜真题。当然关注一下其他考研政治老师的公众号比如说蒋中挺等看一下他们发的每日一句也是可以的,但这些老师都比较能忽悠,我还是喜欢肖大大。当时我们自习室放眼望去,英语全是黄皮书,政治全是肖秀荣,真是考研大军“一片黄”。 补充一个题外话,当时肖大大还在微博搞了个抽奖,奖品是“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微博原话)——口红,也是很棒很厉害了。

        最后的“大头”专业课

        我之所以称专业课为大头,是因为专业课有三百分。如果你的专业课分高,而政治英语又都能过线,进初试基本是没问题的。东师的教育学专业课是自主命题,有人说自主命题对本校学生优势,但我亲身经历后觉得只要努力准备了,其实是没差的。因为我见过外校专业课考高分的,也见过本校专业课考低分的,因人而异吧。东师专业课是630教育综合,一共有5本书,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研究方法和教育心理学。当然我们这一届考的时候卷面分数构成有所变化。教育学原理100分、中外教育史100分、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100分。而在以前教育学原理和中外教育史各占120,教育心理学和研究方法60分。我提这一点就是想说每年的题型、题量、分数构成都是有变化的,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专业课的复习方法我建议大家在暑假之前把5本书都要看一到两遍,至少要保证眼熟,这样在暑假的时候就可以自己做笔记,然后九月份开学就可以背诵,背的遍数越多越好,背的越熟越好,这样才能把知识烂熟于心,而达到这种程度,在考试的时候也不会紧张到忘掉自己背的东西了。其实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我觉得专业课报一个辅导班是很明智的选择。因为专业课的内容真的很多,自己理顺的话真的很费时间。同时我觉得跟着班走的话,有人带着,还会帮忙分析考点,分析真题,对于外校考东师的来说还能了解一些不知道的各种消息,这绝对是一个花钱省力的办法,确实有它的优势。我身边没考上的同学也有后悔没报班的,但也有没报班的考上的,什么状况都有。当然这个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但买一些参考的整理的资料辅导机构的资料肯定是必要的。重要的是无论以什么方式,要把知识装进自己的脑子里,放在自己的心上,而不是让它停留在印刷的状态。敲黑板的重点,对,还是真题。专业课的真题无论会不会重复出题,都要研究,都要多看,甚至能背下来最好。总结之后其实很简单,就是“知识基础,真题是王道。”怎么做我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数了。

        关于复试和调剂,我简单的介绍一下教育学原理今年的复式形式。首先录取比例今年是2:1,招16个人,进复试32个人。其次我们的复试是三天完成,第一天考英语听力,直接默写一篇短文。第二天是复试笔试。第三天是面试包括专业课面试和英语面试。每年的复试形式都不太一样,比如上一届的英语听力是听文章填空,我们今年就直接改默写了。英语口语也是由外教坐镇抽题回答,今年我们遇到的外教人都很好,尤其是我口语时候外教小姐姐特别漂亮,笑容特别有感染力。总的来说是越来越难,对我们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我觉得还在我们的承受范围之内。我觉得现在这个阶段的重心不应该放在这里,过度关注真没太大必要,而且一旦你知道很难还会造成又心里恐慌甚至可能会影响初试的复习,我觉得你初试就奔着高分的方向努力,那么复试也不在话下。当然最后还是强调那句话成功不可复制,经验仅供参考。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而怎么知道什么适合你,只能不断尝试。还有一定不要独立作战,要不就选择并肩作战的盟友,要不就寻找有经验的学长姐,要不就报一个辅导班。因为如果你孤独作战,就意味着你的消息是封锁的,多与别人交流,你会发现,你身边的某些人感觉就是搞情报搜集工作的,简直神奇的不可思议。所以不要闭关锁国,要开放交流,要学会走出去,引进来。

        我是一个努力拼搏的忠实拥护者。我的考研之路真的是交织很多的泪水和汗水。在最累的时候,我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看半小时单词,然后洗漱去小学实习。在学校还要趁着挤出来闲暇时间看书。下午4点回到学校一直在自习室复习到12点多,再看一会单词,差不多一点才睡觉。每天都是这样得轮回,现在想想自己真的坚持的不容易。在复习后期的时候,每天晚上坐在楼道里背书背到两三点,嗓子都背哑了。其实努力的人有很多,就算每天深夜,还是很多人在各个角落背书。所以说,不付出努力就想成功,简直痴心妄想。现在的自己真的很感谢当时努力的自己,是我的努力找回我自己。在我心里考第一其实真的不算什么,但有一点我因此知道我可以,我不是个废物,我就是我。真的,迷失了四年的我找回了自己,开始要重新做更好的自己,我开始思考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要怎么样的活着。我不再自我否定也不再卑微。我不管这样的自己叫逆袭,我只认为我找回了自己。我是一个普通人,我能做到,我相信看我经验分享的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还会做的比我更好,我们没什么不一样,努力拼搏的我们其实都一样!

        在这里我还是要给大家打一个小小的预防针。考研其实也是一场意志力与体力的竞争,没有谁在这样的强度和压力下不会累,所以有一个好身体就真的很必要。听毛主席的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的本钱就不太好,在考研的时候两次重感冒,真的很影响复习状态的,因为人生病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干,特颓。前两天考研时坐在我对面的妹子还跟我说,你这货在我对面整整咳了一个月,我都没被传染。是的,她的本钱真的很好。所以,经常锻炼,不要感冒,当然别的病也不要有,实在不行你跟自己身体沟通一下,让它考研之后再来宠幸你吧。当然了也避免不了各种意外的发生,比如我在考研报名的时候怎么都报不上,报上了也交不上钱,而最崩溃的是别人真的很顺利。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着急,其实都能报上的,实在不行寻求帮助,我就是同学帮忙解决的。其实还有一个更吓人的意外那就是我考研政治其实答窜题了,当时都懵了,从来没遇到这种状况,后来还是冷静下来找监考老师解决了问题,自己又收了收心,把题继续答完了。给考场上冷静的自己比小心心。但后来其实也有懊恼啦,不过都在考完的时候。所以我要跟大家说的是,真的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面对意外的时候一定要冷静,说不定会有大惊喜呢是不,比如我,我自己也没想到啊。

        学海无涯苦做舟,只要努力了,我相信大家都可以上船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考研人真的都不容易,考完研我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 “考研狗”。我希望自己永远做一个心怀希望的人,所以我相信努力后花真的就会绽开,我希望你们看过我这篇分享的人也都心怀希望,努力拼搏,带着真正的那个自己在考研路上大步前行,我真的相信,你们会成功,你们也一定要相信和坚持。

        借用最近听到的一段话共勉:最好的情况下,我们努力是因为热爱,但是也有时候,我们努力是因为对过去的屈辱和不甘心。所以,无论怎样,我们都要努力。

        真心祝愿每一个考研人勿忘初心、不负努力、达成所愿!

                                                                        ——2018年5月10日小木写于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